Home-B&R News

新闻资讯

The B&R Initiative Contributes to the International Capacity Cooperation

PostTime:2018年4月11日

      4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是全新的事物,在合作中有些不同意见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各方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就一定能增进合作、化解分歧,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会,又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针对这一话题,《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专访了博鳌亚洲论坛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

      NBD:不同国家与地区间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其他方面都存在不同,“一带一路”为何能够实现国家间的互利共赢?

      杨希雨:想要发展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点,但从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各自又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包括内容以及重点等都不尽相同。而“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个大的框架,可以让现有的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对接。而能够对接的原因,也是由于尽管各国各地区发展战略内容和重点存在不同,但大方向都是一致的。

      比如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能不顾环境情况去发展经济、发展产业,而是要建立在考虑环境承受的基础上。再比如,不管是“富国”还是“穷国”,在发展的时候总要去注意贫富差距。此外,任何国家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也必须要考虑国际市场,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会一味地保持封闭。所以,各国不同的发展战略,本身也存在一个共同的发展基础,即全球化。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潮流,“一带一路”就是抓住了这个时代潮流。也就是说,不管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否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只要它是融入全球化中的,就与这个道路是相通的。“一带一路”倡议着眼于更加统一和流通便利的国际大市场,这也是各国经济必须依托的背景,尽管各国间发展战略内容和框架不同,但对接起来就有了共同基础与共同背景。

      NBD:“一带一路”倡议受到许多国家欢迎的同时,为何有些人会误解“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地缘战略工具,您对此怎么看?

      杨希雨:“一带一路”倡议强调经济合作。有些国家以及所谓的战略家认为这具有地缘战略属性,这是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误解、诋毁以及中伤。

      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源于以往西方个别国家在发展中进行经济开发建设时,附加了战略目的和战略利益,以建立其势力范围,他们将之用谚语称为“没有白吃的午餐”。因此,现在中国也强大起来,有些西方国家以自己曾做过的事情错误揣测了中国的目的。

      中国不打这种地缘博弈的小算盘,“一带一路”倡议所追求的目标本身就是大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个愿景与目标,“一带一路”倡议就是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与推进器。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共商、共建、共享,这本身就是追求一个共同的利益。

      NBD:在您看来,中国企业应该如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

      杨希雨:“一带一路”倡议是建立在全球价值链构成的基础上。因此,中国企业或者产业卷入“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中,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其实这个企业就参与、卷进了全球价值链的重构。

      所以,从宏观层面看,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是:它处在具体行业或产业中价值链的哪个位置,同时还要从中长期来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这种价值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企业从一个具体的投资项目,到一个产业的未来规划,都必须从全球价值链的整体系统来考虑、规划这个项目,以此判断未来的得失。这不是现在一分钱两分钱的得失,而是未来的得失。

      而就中观层次而言,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既有正面的推动,也有倒逼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作用。“一带一路”建设给企业更大的市场格局,中国政府鼓励发展的产业,在通过国际合作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乘数效应。

      比如说国家鼓励发展高端制造业,企业自身去发展高端制造业,可能是1+1+2、2+2=4的效应。但是如果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中,就可能出现一个乘数效应。国际合作,会比企业埋头干效率更高,而且市场更大。每日经济新闻201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