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B&R News

新闻资讯

B&R Cooperation is beyond Expectation

PostTime:2019年4月16日

      由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共同主办的“2019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于4月13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间隙,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副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茉楠博士就“一带一路”建设目前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及未来展望等内容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的专访。

      NBD:您一直以来对“一带一路”建设和发展颇有研究,听闻您近期随国家高端智库访问团赴欧洲开展了一系列访问和交流活动,这次出访回来有什么最新的感受,您认为未来“一带一路”继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张茉楠:从2013年提出至今,“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大大超出国际社会的预期,目前的发展已不仅仅局限于沿线64个国家或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区域的进一步拓展,已经延伸至欧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等地区,同时也从原先覆盖的发展中国家和相对比较落后的区域,向更广阔的欧洲发达经济体拓展,比如意大利就作为G7(七国集团)成员中第一个签署这一合作文件的国家,积极参与到 “一带一路”建设中来。

      因此,“一带一路”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区域性合作倡议,它正在成为全球性的合作倡议。

      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从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到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的决议,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产品,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月初中欧领导人举行会晤之后,双方明确达成联合声明,并就“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互联互通对接达成共识,加上此前“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非盟2063年议程、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等区域发展规划和合作倡议有效对接,形成了促进互联互通、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合力。可以说,“一带一路”整体发展的范围、层次和领域越来越广。

      从合作内容看,我们知道互联互通这一主题词最初注重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更强调的是硬件。而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从国际产能合作、贸易投资投资便利化自由化,包括多边金融融资,再到现在的一些标准和规则,数字贸易和信息基础设施的联通等,开始呈现出一些软性基础设施合作的新特征。

      当然,在“一带一路”迎来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也就是如何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国际合作迈进。2018年欧盟提出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强调在透明度、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规则等方面的高标准,要求政府采购进程公开化和透明化,提出要加强基于共同认可的规则和标准的双边、区域性及国际性合作。因此,这对“一带一路”沿线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与之对接。

      这不仅仅是合作问题,也是发展阶段、水平提升的问题,这就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有些甚至涉及国家政策、法律监管措施和市场准入标准等,如何打破市场壁垒,非常重要。这种合作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比如当初只是想搞一些基础设施和项目规划以及多边融资等,而当前及未来的挑战和任务将更加艰巨。

      NBD:这些挑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张茉楠:刚才谈到的是国家间合作的层面,而在跨国公司层面的合作过程中,同样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这次随国家高端智库访问团出访欧洲,与法国智库和商会深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其实也碰到过一些微词或质疑。

      比如有法方企业指出,2015年中法签订第三方合作声明以来已取得一些进展,也成立了中法第三方合作基金。但由于法中在标准规则、文化理念、公司治理架构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合作不十分顺畅。比如中法企业去投资非洲第三方,但是中法在技术标准和市场运作,甚至在公司治理结构及理念文化上都存在一些差异,这也代表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以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要怎么去弥合这种差异,实现共同合作至关重要。尽管长远愿景很好,但在具体落地的过程中,如何甄别项目、如何开展多边融资、如何真正给当地创造价值,这都是很重要的课题。双方不仅仅是去做投资,而是要把投资转化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要惠及当地民众。

      就像习近平主席指出的,共建“一带一路”要从原来的“大写意”到 “工笔画”,工笔画就意味着“深耕”,怎样才能真正融入当地文化,并与发达国家在第三方合作中弥合彼此的分歧,这是中外企业合作中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还有一个层面是中国自身的层面。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对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们原来比较习惯于把企业在国内的运作模式,包括经验复制和推广到全球,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障碍。

      现在美国、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建立本国的外资安全审查机制,对中国通过并购等方式购买国外的资源、技术、品牌,这种方式容易被国际社会解读为“抄近路”“走捷径”的办法,因此会为此设立越来越多的保护壁垒和障碍。

      由于中国的产业配套体系比较完整、工人素质较高,企业到非洲和亚洲一些相对落后国家投资更喜欢用中国工人。如果未来中国企业更多着眼于为东道国创造就业,为当地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效益。就能消除一些疑虑,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共赢效应。因此,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也同样需要升级为“2.0”版本,即如何更深地融入全球化,带动更多国家的中小企业融入全球化,这是中国企业整体全球化战略转型的窗口。

      这几个层面都是“一带一路”向更深推进中引发出来的挑战,但这种挑战并不能完全视为一种威胁或风险,反而是可能带来的一种机遇。只有直面这些风险挑战,中国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成为构建开放性世界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不会让别国将“中国崛起”看成一种威胁。每日经济新闻20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