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B&R News
PostTime:2019年6月10日
国新办日前举行的发布会上披露出的信息显示,中国已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服务贸易往来,2018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进出口额达1217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15.4%。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31个国家中有98个参展参会。在同期举行的“一带一路”服务贸易高质量合作推介会上,10多个国家的企业和机构参与推介,在国际工程、科技、环境、金融等领域的项目签约总额达20亿美元。可以说,服务贸易正成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
服务贸易合作潜力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贸易正成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中国分别与中东欧国家和金砖国家签订了《中国-中东欧国家服务贸易合作倡议》《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合作路线图》,已有14个国家与中国建立服务贸易双边合作机制。
在5月30日举行的“一带一路”服务贸易高质量合作推介会上,有来自德国、捷克、以色列、阿联酋、巴基斯坦、韩国、瑞士、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法国等10多个国家的机构与企业参加,对“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梦实中国生产工厂设立及销售合作、POWER7中国生产工厂设立及销售合作等一批已落地及有合作意向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项目进行签约,在国际工程、科技、环境、金融等领域的项目签约总额约20亿美元。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服务贸易研究所所长李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服务贸易合作与基础设施合作、国际产能合作,以及金融、人文交流等其他领域的合作是密不可分的。下一步,中国要把服务贸易合作更深层次地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各个方面、环节和领域,把服务贸易合作做得更深更实,通过服务贸易合作支撑“一带一路”其他领域的合作。
李俊举例说,比如“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五通”可以挖掘这些领域背后的服务贸易合作潜力;又比如,目前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正在打造的六大经济走廊,这些重大项目的落地和港口领域的合作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包括在后期的运营维护方面都涉及服务贸易的内容,也是未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合作的潜力所在。
信息化带来新增长点
当今的全球化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服务业全球化,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国际贸易发生巨大变化。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也在创新发展模式,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推动服务外包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培育中国的综合服务提供商,拓展新兴服务贸易不断地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李俊表示,在数字化时代,尤其是在5G时代,中国在数字硬件领域的生产制造和数字软件领域的云计算、互联网、通信软件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处于全球前列。且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软件等领域生产的产品和设备具有性价比优势,更有利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引进中国的设备和软件来推进本国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
“未来,中国可以帮助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推进其数字化进程,尤其是在5G领域中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李俊说。
此外,知识密集型高端服务出口也成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亮点。李俊坦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中的大部分制造业、产能合作、信息技术等领域相对落后,并且有强烈的需求。中国在上述领域则具有互补优势,深化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带动了中国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输出能够推动中国的专利和品牌走向世界,让更多的国家认可中国的产品和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众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差异较大,中国在与相关国家进行服务贸易合作时须因地制宜。”李俊分析称,如东盟和中东欧地区,其经济基础、产业基础以及当地民众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展服务贸易合作的潜力也更大。而非洲、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这就需要中方制定相关政策,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产业重点、产业特色,以及各自区域和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制定合作措施。
李俊强调,企业也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市场、法律环境和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开拓区域和国别目标市场。最终把“一带一路”合作落实到区域合作政策和国别合作政策两个层面上来。白舒婕/国际商报2019-6-10